中文EN
意大利民众高度关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2025-11-28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816期 作者:张超
分享到:

  ◇张超(欧洲研究所)

  11月1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和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主办,外文出版社和意大利君提出版社共同承办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意大利文版首发式暨中意治国理政研讨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隆重举行。活动吸引了中意两国嘉宾以及出版、智库、青年友好等各界人士约150人出席。我作为中国智库学者代表之一,受邀参加研讨会,并围绕中欧、中意智库对话主题进行交流发言。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活动当天,会场大厅内座无虚席,不少意大利民众甚至自愿站在后排聆听嘉宾发言。多家意大利主流媒体早早到场架设设备,积极抢占拍摄与采访的有利位置。会场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意大利文版整齐摆放,吸引了众多意大利读者的目光。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也是中意建交55周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今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欧盟领导人时指出,双方要深化战略沟通,增进理解和互信,树立正确的相互认知。这句话意义深刻,正确的相互认知是中欧关系行稳致远的前提条件。中欧双方需要通过对话与交流消解误判、增进互信。对于欧洲各界人士来说,了解中国共产党,理解中国的治理逻辑、发展道路与全球贡献,最直接、最权威的途径就是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随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意大利文版的正式发布,意大利民众获得了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发展的重要渠道。

  我在现场切身感受到意大利民众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浓厚兴趣。首发式刚结束,他们便自发涌向书架争相取阅,不到片刻,几十本样书就被取阅一空,而未能领到书的民众则在咨询如何尽快购买到正式发行的版本。这一幕让我深受触动,我感受到欧洲尤其是意大利民众对中国的兴趣强烈而真实,他们希望了解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理念,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发展道路。这也表明,在喧嚣的舆论场之外,真实的欧洲社会对中国并不是漠不关心,而是存在许多希望了解中国、倾听中国声音的人。

  这次研讨会也给我带来新的思考。当下中欧关系正处于十字路口,既蕴含机遇,也面临挑战。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欧关系研究的智库学者,我在此次活动中既收获了新的观察视角,也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加强同欧洲同行的交流合作,深化研究、提升本领,以更加专业系统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促进中欧之间的理解、互信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不仅是个人的使命,也是新时代中国智库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责任编辑:刘颢婧(报纸)赛音(网络)